Sun之沉浮证明伟人论存在缺陷

科技资讯    2009-03-20 20:49  

  往日辉煌一去不返

  Sun用亲身经历提醒全世界的商界人物:有时候,当他们认为自己很聪明时,真实情况不过是他们走运罢了。

  全盛时期,也就是1998年至2000年互联网泡沫形成之时,Sun“性格”的知名度几乎与它的产品不相上下。处在风口浪尖上的斯科特·麦克尼利(Scott McNealy)自然不可避免地在媒体面前大发言论。凭借一根锐利的曲棍球棒以及更为锐利的舌头,他一度成为《六十分钟时事杂志》的红人。

  与此同时,程序师比尔·乔伊(Bill Joy)则熟练地操控着Sun的部门,成为世人眼中“互联网时代的爱迪生”。有意思的是,乔伊很少着眼于自己的本职工作,真正的贡献者乃是众多无名的Sun工程师,正是他们日以继夜地编写代码。

  对于这两个两人,外界从没有报以批评之词,哪怕是含沙射影。在所有人眼里,他们的工作相当出色,全心全意地为Sun的股东们服务。真正的Sun传奇自然是有起有落,他们在不被人注意的幕后走向没落,尽管公司员工也曾付出努力,但最终无法扭转局面。

  抓住时机 攫取成功

  回顾Sun走过的历史,其前半部分走的是上坡路,他们的崛起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系列利好事件。当时,联邦政府是大学院校——包括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内——计算机研究的重要资助者。强大的操作系统Unix成为一个“学术产品”,被很多人以低价或者免费获得——15年后的Linux也踏上同样道路。摩尔定律更是为人们注射了一针兴奋剂,这一定律认为,随着Unix的诞生,即使是摩托罗拉制造的“日用品型”处理器也足以处理程序。

  从本质上说,当时的处理器是现货供应的零部件。在这种背景下,早期的Sun工程师以闪电般的速度开发出他们的第一批产品,并立即在技术市场攫取成功。Sun早期取得的成功得益于竞争对手——数字设备公司遭受重创。这家公司凭借更为早期的技术崛起,但随后又因技术落后陷入低谷。

  上世纪90年代,Sun巧妙地利用所掌握的技术,成为对手眼中不可能被打倒的敌人,类似IBM这样的公司对Sun的恐惧就像现在的微软恐惧谷歌一样。当时,任何希望进行严肃技术计算的人都纷纷购买Sun的产品,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机器本质上就是唯一选择。

  Sun面临的问题是成功后随之而来的永无休止的压力。开发复杂的操作系统——有时是一门高精尖的工程学,需要求助于贝尔实验室——成为一个更为直接的工程学任务。借助于NT,微软朝着成熟的操作系统迈出重要的第一步,此后问世的Windows则消除了与Unix之间的差距,并最终在市场上获得极大的关注度。

  不再是“.com前面那一点”

  摩尔定律再次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在Sun最初打拼的日子里,低端英特尔芯片还被人们视为一个笑话,但截止到上世纪90年代末,英特尔芯片的性能已经赶上Sun植入机器的专利芯片。根据收益递增理论,成功的公司趋向于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这在无形中赋予英特尔又一股推动力。

  Sun在上世纪90年代晚期打出的口号是“我们就是.com前面那一点”。当时的情况也确实如此,任何经营一家严肃网站的人都张开双臂“拥抱”Sun,所有处在风投资金浪潮中的人都将购买昂贵机器视为一个更容易的做法,虽然他们可能有另外的选择。如果互联网泡沫晚几年出现,Sun可能永远不会进入自己的“热核时刻”——2000年股价高达250美元——原因就在于竞争,尤其是英特尔和微软间的竞争可能将他们从悬崖边缘拉回。

  随着Linux的崛起,软件不可避免地成为互联网的一个结果,但在这个舞台上,留给Sun的戏份已经不多。所有这些可能应验了一句老话——不管船长如何掌舵,注意风向才是最重要的。换言之,正确利用自己所处环境需要相当的技巧,当命运与你做对时,上帝会伸出援助之手。

在线留言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