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案例
勒托·约什洛(Leto Yoshiro)和因查特·雅克( Enchant Jacques)是“第二人生”(Second Life)中的两个虚拟人物。他们于2005年相识,并于同年结为虚拟夫妇,二人还在第二人生的一个小岛上一同搭建了一座房子。
在现实生活中,勒托是美国密歇根州的一名电影制片人,而因查特则是英国的一名会计。到了2008年,两人已在第二人生中结婚3年。虽然他们只在现实世界中见过几次面,但却通过虚拟世界共度了数千个小时。就在这时,勒托在等待肝移植手术的过程中死于肝功能衰竭。
6个月后,按照勒托与第二人生的平台创建方林登实验室(Linden Lab)签订的服务条款,他们所居住的小岛及其所附带的所有物品均被删除。这些物品均以勒托的名义用大量林登币购买(截至上周五,1美元可兑换259林登币),而因查特则无力负担保留这些物品的费用。她只留下了几件经过复制的物品。
因查特在采访中说道:“我们共同拥有过一座小岛。”出于隐私考虑,她要求媒体不要公布自己和勒托的真实姓名。她说:“第二人生保留这个小岛的时间比我想象的要长,但最终还是完全消失了。”
普遍问题
其实无论是谁,无论使用何种平台,几乎所有的网民今后都会遭遇类似的情况。尽管电子邮件和Facebook账号并不像虚拟的海景房那样壮观,但同样可以在创建者死后被删除掉。但这些东西作为个人财产的法律地位却存有疑问。
我们所谈论的并不仅仅是情感价值。专门追踪虚拟商品市场状况的网站Inside Virtual Goods上月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全美虚拟商品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0亿美元。而全球虚拟商品市场规模则会达到这一数字的五、六倍之多。
除此之外,虚拟世界和Facebook等社交网络并未完全隔离,二者之间的联系反而越来越紧密。FarmVille是一款允许用户管理虚拟农作物的Facebook游戏,该游戏今年6月上线,上个月的用户总量已经达到6200万。
但是当你购买了一个农场,并对其进行耕耘之后,其所有权又归谁所有呢?
所有权存在争议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报纸刊登了某人的讣告,邮局不会烧掉此人的信件,而契约和产权公司也不会拆掉此人的房产。但是在网络世界中,根据用户签订的协议,这一切都会成为默认设置。
美国罗格斯大学法学教授格雷格·拉斯托夫卡(Greg Lastowka)正在撰写一篇有关虚拟产权和虚拟商品的书,他说:“当你拥有一把真正的剑或是一个金币时,你便拥有专有权,法律也认可这种权利。但如果你与网络软件以及虚拟环境的运营商签有协议,他们也便同时享有虚拟物品的权益。”
例如,MySpace和YouTube等公司都希望推广这样一种观念,即用户创造的内容归这些网站所有。但数字资产的控制权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而无论是提供电子邮件服务还是社交网络或虚拟房产服务的提供商都拥有很强的话语权。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托马斯·杰斐逊法学院教授、普林斯顿大学信息技术政策中心(Center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olicy)访问学者德文·德赛(Devan R. Desai)认为:“访问和控制是两大重点。假设某个资产归你所有,你能否访问它?你又能否轻易转移它?”
当美国海军陆战队下士贾斯汀·埃尔斯沃斯(Justin Ellsworth)2004年末在伊拉克阵亡后,他的家人就受到了“访问”问题的困扰。根据埃尔斯沃斯注册时所签订的条款,雅虎拒绝向他的家人提供其电子邮件的密码或访问权限。虽然法庭最终于2005年要求雅虎交出相关文档,雅虎也的确照做了,但本案并未对此类数字资产的所有权作出裁决。
现状有所改观
当用户过世时,企业的确有很好的理由拒绝他人访问该账户,并将其删除。隐私便是原因之一。虽然服务条款对服务提供商有利,但这些条款同样也是为了保护电子邮件及其他内容免遭窥探。
目前为止,网络企业都是通过临时政策来响应这类请求,以便使自己免受不利因素的影响。但有时迫于用户社区的压力,这些企业还是会对条款进行一定的更改。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法学院教授莉莲·爱德华兹(Lilian Edwards)说:“用户的牢骚还不够多。”她希望能够通过积累优秀的实践来最终改变这种现状。
例如,2007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爆发校园枪击案之后,Facebook便意识到需要改变处理已故用户账户的方法,并且提供了一种方法来纪念已故用户。这样一来,该用户的亲朋好友便可以继续访问他们的页面一同哀悼,寄托哀思。但在此之前,当确定某用户已死之后,Facebook便会删除相应的账户,其他社交网络也普遍采取了这种做法。
有时,当现实世界中的人死后,网络环境中的结果却不够宽厚。2005年,一位名叫雪儿的中国少年玩家在连续玩了三天《魔兽世界》后猝死。她在《魔兽世界》中的同伴决定一起为她举行网上追悼会。有数十人参与了追悼会,最初一切都照计划进行,直到敌对的玩家发动袭击,将参与哀悼者全部“杀死”。
拉斯托夫卡说:“用户非常生气。”
两种解决方案
要解决谁拥有已故用户的账户访问权限有很多方法。其中一种方法是:所有用户都指派一名数字遗嘱执行人。当用户死后,该执行人便可获得已故用户最近的密码。Digital Beyond是一个专门交换已故用户虚拟资产信息的网站,该网站帮助很多用户将虚拟资产转移给他人,其规模也在不断壮大。这种解决方法都是悄悄展开的,而且非常有效。但德赛表示,如果遗嘱执行人在未通知服务提供商的情况下,使用已故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便会构成身份欺诈。
德赛认为,还有另外一种解决方法:每当用户创建账户时,服务提供商便会就其账户的身后事宜征得用户的同意。用户既可以选择删除账户,也可以选择让其他人访问该账户。一旦用户选择允许他人访问,便需要指派一名遗嘱执行人。他说:“我认为我们正在向着这个方向发展。这是大规模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种简便方法。”
另有深远意义
从更大的范围来看,这类问题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除了内容的创建者及其潜在继承者之外,整个社会也在通过诞生不久的新媒体记录着自己的历史。
德赛说:“由于开始思考这类问题,并且准备建立更好、更为明确的系统,将会对这个被称为有个人历史记录以来最为奇妙的时刻起到促进作用。”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人类学家迈克尔·威舍(Michael Wesch)曾经对新媒体如何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这些数字资产有着很大的潜力,可以被用来向后代传递信息。
在他所畅想的未来中,死者有可能化身为一个虚拟形象:电脑可以搜集所有的数字化信息,借此生成已故用户的虚拟形象,并模仿该用户的一言一行,从而与其后代进行互动。他说:“我们以前有过很多有关如何最好地保存文化遗产的案件。今后的案件可以很好地参考这类信息及其处理方法。”